鐵藝轉向藝術大門的原因
鐵藝門藝術,有著悠久的歷史,鐵藝門又稱為“鐵藝門大門”、“庭院門”,鐵藝門材料和工藝的發展也有著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。作為建筑裝飾藝術,出現在17世紀初期的巴洛克建筑風格盛行時期,一直伴隨著歐洲建筑裝飾藝術的發展,傳統的歐洲工匠手工工藝制品,有著古樸、典雅、粗獷的藝術風格和輝煌歷史,令人嘆為觀止,流傳至今。
隨符歲月的流逝,科技發展了。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用品品日新月異起了。在一代代鐵匠們的手中,在情感之火的熔爐里,鐵器漸漸脫去了千古“銹裝”,煥發出了無限的生機:不知從何時開始始,鐵藝門逐漸走進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。但是,非常遺憾的是,鐵藝門的發展主要動力源于鐵制品的用途更新了,鐵制品從實用性向裝飾性、向藝術性以及向更有詩情畫意的境地前進了一大步。 由于藝術家的參與,使鐵藝門獲得了生命力。
鐵藝門特點
一、高檔材質及工藝:
1、材料:采用國標Q-235A級鋼;
2 、電焊工藝: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;
3、表面處理:室外均采用熱鍍鋅加工。
二、中檔材質及工藝:
1、材料:采用非標Q-220B級鋼;
2、電焊工藝:采用手工電焊技術;
3、表面處理:產品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熱浸鍍鋅防銹處理。油漆可進行噴塑,烤漆等表面處理,多年的油漆經驗可使表面油漆長年不退色。結合產品的實用性和藝術性精雕細琢,力求做到精確無誤,使每件產品都尊貴不凡。
鐵藝門油漆涂裝有多種方法,但底漆防銹很重要。面漆除了傳統的噴刷醇酸、硝基、氨基、聚酯漆類,還有更加耐候的丙烯酸、氟碳涂裝、噴涂、電子拋光、電泳涂裝、陽極氧化、著色轉化涂裝、連續條紋電鍍等。在室外涂裝時環境溫度宜在5-38℃之間,如果在陽光直接照射下,鐵藝門產品的表面溫度能比氣溫高8-12℃,而在室內無陽光直接照射的情況,鐵藝門品表面溫度只比氣溫高2-3℃。涂裝時漆膜的耐熱性只能在40℃以下,超過43℃時,鐵藝門產品表面上的漆膜就容易產生氣泡而局部鼓起,使附著力降低。低于0℃時,在室外涂裝容易使漆膜凍結而不易固化。最佳的涂裝時間是當日出3小時后,這時附在鋼材表面的露點基本干燥,日落后3小時內停止(室內作業不限),此時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尚未回升,鐵藝門品表面尚存的溫度不會導致露點形成。相對濕度不應大于85%,超過時,鐵藝門品表面有露點凝結,漆膜附著力差。涂層后4小時之內,漆膜表面尚未固化,容易被雨水沖壞,故在4小時之內不得淋雨。涂裝完畢的鐵藝門品表面不應有誤漆、漏涂、脫皮、皺皮、乳突、流墜、針眼、氣泡、返銹、空鼓、明顯凹陷、粉化松散、浮漿等外觀缺陷,涂層應均勻。